盼星星盼月亮,
家长们终于盼到了孩子们开学,
老师们再也不用当主播,
“神兽”们终于归位,
一切似乎皆大欢喜。
除了不要聚集、戴口罩、勤洗手外
师生的感知器官——耳鼻喉的健康问题
也应引起重视
来,划重点——
【现状分析】2017年-2019年
师生耳鼻喉现状普查
青少年时期是身高、智力发育的“黄金期”,也是耳鼻喉疾病诊疗的“黄金期”,由于长期大声讲话、受粉尘困扰、课业的紧张、升学的压力、免疫力低下等,教师学生成为耳鼻喉疾病的高发群体。
据相关学生的体检报告数据显示,学生患有耳鼻喉疾病,其中以鼻炎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、鼻息肉、腺样体肥大、慢性咽炎、扁桃体炎、鼾症、中耳炎最为常见,耳鼻喉疾病已成为损害青少年健康的高发病。
学生占比:
普查发现,耳鼻咽喉疾病低龄化趋势明显,青少年学生耳鼻咽喉患者占比逐年增高。
教师占比:
在慢性咽炎、慢性喉炎、声带疾病及鼾症等方面调查,教师占比较高。
未科学治疗:
据调查,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科学的治疗,多会引发有其他疾病。
耳鼻咽喉疾病严重困扰学生和老师群体
对学生的危害:
(一)大脑长时间缺氧,注意力不集中
(二)鼻塞呼吸不畅,使孩子记忆减退
(三)使心肺功能受到影响,严重者可引起心肌受损,甚至心力衰竭。
对教师的影响:
(一)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教学工作
(二)易发生声带息肉或小结,影响正常工作
(三)吸入过多粉笔灰,引发过敏性鼻炎、支气管炎
鼻出血的预防及措施
学生鼻出血多是由于炎症或外力引起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均衡饮食,少吃辛辣刺激食物,补充维生素C、K、B2、钙、磷等对减少鼻腔出血益处较大。
纠正学生挖鼻、揉鼻、好奇放置异物等易导致黏膜损伤的不良习惯。
如出血,不要惊慌、害怕,也不要往鼻腔塞纸团、粉笔等物品止血,最好的办法是捏紧鼻翼,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(儿童大多为鼻腔前部出血),同学们张口呼吸,勿咽下倒流血液。
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,寻找病因,做相应处理。
中耳炎的预防及治疗
学生中耳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,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锻炼身体,均衡饮食,预防感冒。
鼻腔多涕或鼻塞时,勿用力擤鼻涕。
积极治疗原发病,如上呼吸道感染、鼻炎、鼻窦炎、扁桃体炎、腺样体肥大等。
在明确诊断前,不可自行往耳内滴药或吹药。
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,明确诊断,合理治疗。
扁桃体炎预防及其治疗
学生扁桃体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,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锻炼身体,均衡饮食,提高自身免疫力,预防感冒。
纠正吃零食和刺激性食物的坏习惯,养成健康饮食、清淡饮食的好习惯。
如症状明显、发作频繁,可及时到耳鼻喉门诊就诊,明确诊断,合理治疗。
鼻炎的预防及其治疗
学生鼻炎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引起,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以下几点:
锻炼身体,均衡饮食,提高自身免疫力,预防感冒。
鼻腔多涕或鼻塞时,勿用力擤鼻涕,可行鼻腔冲洗或负压置换治疗。
保持室内空气流通、清洁及一定的温度、湿度,勤吸尘、晒被褥并拍打,减少接触毛绒物品的机会,从而杜绝受鼻病毒及过敏原的侵袭。
对花粉、草末过敏者,可减少到花粉多的地方或戴防护口罩。
如症状明显、发作频繁,可及时到耳鼻喉科就诊,明确病因,合理治疗。
耳鼻喉问题虽小,却严重地影响着孩子的健康发育和学习成绩,如果您家孩子正饱受耳鼻喉疾病的困扰,专家建议,开学之前,先治疗耳鼻喉疾病,才能让孩子用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。